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4-12-30 10:15
来源:本站
(武昌慈善总会工作报告)
武昌区民政局慈善服务中心
(武昌慈善总会秘书处)
一、2014年度慈善工作总结
根据武昌区民政局绩效工作目标的要求,2014年度,实施了系列的慈善帮扶救助,截止目前共救助1540人,使用善款资金156.6万元;共募集接收各类捐款379.5万元。具体工作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推陈出新,积极开展慈善帮扶救助活动
今年以来,武昌慈善服务中心策划实施多种形式的慈善活动。依据社会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系列的慈善帮扶救助,使得一批困难群体获得了慈善的关爱。
1、组织“大爱武昌·慈善送暖”慈善济困活动。1月份正值元旦春节期间,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的为困难群体送温暖的要求,我们策划推出了一个以“大爱武昌?慈善送暖”为主题的慈善帮扶项目;对辖区各街道、部分特定对象实施送温暖活动。此次慈善济困活动使全区近千户困难家庭得到了关怀。民政部《慈善》杂志对此也作了报道。
2、开展“慈善关爱民工子弟”活动。为了体现慈善救助的社会性,表示对民工兄弟的情谊,改善民工子弟学习环境,区民政局(区慈善服务中心)、武昌慈善总会联合区“关工委”,于“六一”儿童节前夕,组织开展“助学圆梦?慈善关爱民工子弟”活动,在全区13条街道(不含石洞街),选取在武昌地区务工的且家里有子女上小学的民工161名,为他们的子女捐赠了161套学习课桌、椅和护眼台灯, 这也是我区首次以慈善关爱的形式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给予扶助,不仅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楚天都市报》(5月30日)、《武汉晚报》(5月29日)、《武汉电视台》(6月2日)都给予了相关报道。
3、实施“爱心成就梦想”活动。8月份,正值高考录取新生入学前夕,启动了“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活动。本次慈善助学按照与政策性助学活动联动互补要求,按照“不重不漏”的原则,在非低保家庭中的困难学子对象实施资助; 这次活动得到了爱心企业家——武汉中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俊霖先生的鼎力支持,一次性捐款20万元;并以冠名形式开展爱心助学,对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一次性发放人民币2000元。该活动使全区101名困难优秀学子得到了及时的扶助,活动了社会广泛的好评。
4、与政策性救助联动互补,临时救助常态化进行。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的拾遗补缺作用,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燃眉之急。只要接到救助呼声,我们及时登记、及时调查核实、及时发放救助善款,每个月都要对一批困难家庭或困难对象实施慈善救助。同时,还根据领导指示或签批,通过慈善途径救助特定对象,帮助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3月份,我们接受了一名爱心人士的定向捐赠2万元并按照要求及时支付给了受助者;4月份,向区教育局所属的“蒲公英阅读小镇”团体中的困难小学生捐赠了2.43万元(物资救助卡);5月份,应吴天祥同志提议,资助孤儿詹旺江2300元为其修缮住房;代表武昌区向市儿童福利院捐赠了1万元;8月份,向四川芦山县慈善总会拨付了助学善款63万元……。
(二)“条、面”结合,延伸慈善冠名基金帮扶触角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慈善基金也随着社会需求的不同在不断地丰富救助帮扶形式,到现在,慈善总会共有常规性的救助帮扶基金4个(博士慈善基金、玛利亚慈善基金、中商慈善基金、中原健康关爱基金)。今年以来,围绕这些冠名基金,我们主要做了这几方面工作:一是进行了分析辨别、区别对待。强化正常运行的基金,激活有少量善款但呈半睡眠状态的基金,无善款或呈睡眠状态的基金我们将暂予搁置,尤其是借助我慈善平台且商业行为太浓的项目则采取冷冻方式处理。二是“条、面”结合发挥冠名基金作用。1-10月份,我们通过冠名基金共救助困难对象179名支付善款18.4万元,其中主要以战线(条)形态(中商慈善关爱基金,以该系统员工为主)救助和以社会(面)形式(中原健康关爱等基金,主要以本市为主兼及部分省内外困难求医者)的救助;此举不仅延伸了慈善救助的帮扶触角,也为冠名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增添了活力。
(三)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2014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以武昌区委、区政府“两办”文件向辖区印发。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确定了活动主题。第一次提出有区域性特点的主题——“大爱武昌?善行有我”, 二是延伸了活动宗旨。在“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慈善宗旨下,倡导“友爱互助、和衷共济”、“节俭养德、与人为善” 的社会风尚。三是体现了勤俭节约、节俭养德。活动既是落实中央《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总体方案》,也响应了中华慈善总会“一张纸献爱心行动”的倡议,力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四是鼓励建立冠名慈善基金。对捐款达到一定数额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与慈善机构洽商建立冠名基金。活动通知下发后,辖区各单位和个人反响积极,踊跃捐款,慈善服务总会及时在政府网站上进行爱心榜公示,还在《楚天都市报》和政府网站上进行了报道,扩大了活动的宣传影响力。截止到8月底,武昌慈善总会共收到捐赠的善款96万元,是“慈善一日捐”活动开展以来收到善款最多的一次。
(四)合理安排,秘书处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慈善服务中心承担了慈善总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今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内部管理。一是规范财务管理。二是及时处理来信来访。三是优化工作形象。
2、积极筹备总会换届工作。一是拜访总会原有领导层和重要爱心人士;二是以挂号信形式向原有四十多个会员寄发慰问信和征求意见函;三是起草了部分换届所需文字材料如总会工作报告、总会章程修改及修改说明等;四是筹备召开总会换届大会,计划今年的11月下旬召开武昌慈善总会换届选举大会。
3、支持社会公益创投活动。积极组织爱心企业参与公益创投活动,认捐公益活动项目,10月份已有3家爱心企业认捐了3个为老服务公益项目,其认捐善款已到账。同时,还为社会工作提供合作平台,争取社工项目的上级专项基金,并争取到了民政部“大爱之行”公益项目资金10万元,首笔资金7万元已经到账;支持台湾志工开展的环保公益活动,并在粮道街东龙社区组织开展了多次社区环保公益活动;
4、制作更换社会捐款箱。武昌慈善总会在成立初期,制作了一批爱心捐款箱,并放置在武昌、青山、江夏等地区各超市、饭店。由于年久失修,箱体陈旧或破损;箱体上的字迹模糊,且联系电话号码已经变化成为空号;6月份,我们联系商家,制作了22个新的捐款箱,到目前已经更换一部分,余下的将陆续更换。
5、其他工作依次展开。 接收了各类审计和检查;如社团检查、物价局的检查以及监察局等方面的检查,并及时报送了有关材料及相关检查报表;按要求联系街道,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报送工作信息,1-10月份,慈善服务中心在《慈善》杂志、《楚天都市报》、武昌区政府网及其他各类各类社会媒体上刊发信息、新闻报道计18篇(条);还维护更新了总会网站等。
(五)城乡兼顾,对口扶贫帮困工作成效初显
作为区扶贫办的工作机构,前段时间我们还就农村对口扶贫帮困工作我们主要做了这几方面工作:一是落实武昌区对口新洲区扶贫投入300万元的工作目标任务;二是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的布置工作;三是“三万”活动的总结及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并迎接省市对我区“三万”工作的检查验收;四是以区委等部门名义起草的新的对抗扶贫文件,布置了新一轮对口新洲区三店街60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等。
二、2015年慈善工作思路
(一)组织实施“大爱武昌·慈善送暖”慈善济困活动(1-2月)。这一活动是2013年初整合了原有“春暖武昌”“福彩送年货”等内容,为辖区困难家庭送温暖。
(二)开展“助学圆梦?慈善关爱民工子弟”活动(4-5月份)。2013年首次实施,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送学具等,很受欢迎,社会效果较好。
(三)组织开展“大爱武昌?善行有我”慈善一日捐活动(6-7月份)。继续冠以“大爱武昌?善行有我”主题,仍然借助政府力量和我们工作的路径来实施。
(四)组织开展“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活动(8-9月份)。争取爱心企业家资助并冠名实施。
(五)以“差异化”思维实施慈善救助(1-12月份)。拾遗补缺,与政府政策性救助帮扶工作联动互补,努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六)探索建立主题型慈善基金。以总会注入基础基金方式成立主题型基金,更多地关爱弱势群体和对象;如建立《武昌慈善总会“老吾老”爱心基金》,以支持为老服务项目;如建立《武昌慈善总会?牵手新市民基金》用于对外来人员实施救助等,这样的冠名基金既便于宣传推介,也方便爱心人士有针对性的捐款。
(七)稳步推进全区对口新洲区的扶贫工作。作为区扶贫办的工作机构,2015年要做好目标任务的协调、落实工作;做好对全区各对口帮扶新洲区农村工作的检查、督导;落实好区民政局对口新洲区旧街街程河村的对口帮扶工作以及相关帮扶项目的实施工作;及时完成上述任务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如月报表、季(年)度总结等。
(八)完成民政局交办的其他任务。如文明创建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信息报送工作,联系街道工作以及突击性任务的落实等。
(2014年12月)